close

標題:伊能嘉矩《台灣文化志》第九篇&第十篇 第一章~第二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導讀日期:2009.1.1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撰寫人:歷史碩二許蕙玟

 

心得:

這次讀書會,由我跟柏琳學姐導讀有關於臺灣賦稅與農業相關的主題。在閱讀賦課制度時,覺得清代臺灣的賦稅制度非常複雜,一是因為政策實行腳步不一,二是徵收單位與內容的不同,導致在臺灣實行的是另一套賦稅制度,在中國又是另一套。而且又因人事的問題,促使賦課內容一改再改,但有越趨統一的現象。因此,劉銘傳的清賦事業沒有預想中大的反彈聲浪,可能是基於時機成熟,徵收實物改為納銀,讓人民可以接受。其次,倉廒的設置在臺灣似乎作用並不大,與中國比起來的話,因臺灣米產較足,賬災平糶的機會也較少,因此,不論義倉或社倉都會因三年一遷的官制或其它原因,最後無米倒倉,可見倉廒的設置在臺灣並非社會救濟的主要機構,我認為或許與臺灣宗族或宗教較為發達有關,大致上都可以透過家族、廟宇來發揮救濟的功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CNUH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